智能植保无人机是近年来农业技术新兴的一种解决方案。相比传统农业手段,智能植保无人机具有可控性强、高效率、低成本、环保等特点,有望为传统农业带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。
传统农业中,植保作业手段主要是人工或机械化操作。但人工植保效率低、人员要求高、成本高;机械化植保操作限制多、作物品种不同不协调等问题,且对环境的污染更明显。而无人机作业能将这些问题得以解决,首先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比人类或传统机械化操作高,避免了人工植保视野受到限制的问题。其次,无人机可以通过自动化程序无间断的工作,提高植保作业的效率同时降低成本。最重要的一点,无人机作业不需要直接接触农田,可以实现植保作业与环保相结合,降低化肥农药等对于环境和人体的危害。
而智能植保无人机除了避免了传统农业的问题,还能提供更多额外的优势。无人机可以根据各自业务需求,配备不同的多媒体硬件,比如高精度航拍相机,激光测距和光学传感器等等。这些功能加上智能化植保控制系统,可精细化的定位植物防护面积,植保药剂浓度,施药面积等参数,提高植保效果的同时使得农民更加掌握植保作业的实时信息。
但智能植保无人机行业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。首先是技术层面。智能植保无人机要实现机器自主检测,测量,控制等多样化的操作,就需要一个高精度的导航系统,实时快速的传输系统,以及复杂的决策系统。并且,目前植保无人机行业中,缺少统一的标准和数据库,这让增加植保效果的技术交流和数据处理变得十分困难。其次是政策层面。因无需人工派遣,智能植保无人机的生产成本相比传统农机、人工植保等手段更加低廉,但还需要一些农业政策措施以支持这些新技术的发展。
随着科技越来越多的渗透到农业行业中,智能植保无人机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要手段之一。智能植保无人机行业必须共同研发和确定统一的标准,以规范国内市场,将智能植保无人机尽快应用于市场,为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问题提供更为可靠有效的解决方案。